欢迎访问本站!
当前位置:
新闻中心
产品分类
古代建筑的抗震性真的超过现代?
来源: | 作者:佚名 | 发布时间: 2025-03-10 | 11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明嘉靖大地震,共有101个县遭受破坏,陕、甘、宁、晋、豫等地约28万平方公里民房、官署、庙宇、书院沦为废墟。可见,普通传统建筑在地震中照样倒塌。

  明嘉靖大地震,共有101个县遭受破坏,陕、甘、宁、晋、豫等地约28万平方公里民房、官署、庙宇、书院沦为废墟。可见,普通传统建筑在地震中照样倒塌。
  《中国古代建筑史》认为,中国古建筑的"木构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,构架的节点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,因而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引起的危害"。事实上,越精妙的榫卯,越破坏木材原有的力学特性,这些构件的连接部位往往都是受力的关键部位。其实,榫卯结构的"可活动性"不过是古人因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的一种无奈。这一点还可以从古代家具的制作中得到佐证:明清家具多用材质坚硬的"硬木"制作,因为坚硬的木质配合鱼鳔等粘接剂,可以家具的榫卯连接牢固而不可活动。
  由此可知,不是现存的古代建筑结构的抗震性更强,而是其建筑材料远远优于那些在历代地震中倒塌的古今建筑罢了。

联系我们

河北华淳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

邸经理:13483765266

地址: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经济开发区

主推产品
热门资讯